一本书小说阅读网
当前位置:首页>历史>风起大明楚毅

第9章 重大问题

小说:风起大明作者:风起时间:2024-06-26 17:40:02

但是,在选择随行勋臣的时候又出了问题。 本应随驾的英国公张维贤身体不适,不能总督随驾官兵。 最后只能让兵部左侍郎李邦华兼任。 朱烨在礼部的奏章里看到这个名字,也是眼睛一亮。 这个人虽然只是一个文人,但脾气秉性,行事风格可是完全不像一个文臣。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就是让他整顿过京营。 取得的成果很是令人欣喜,但却不能持久。 现在既然朱烨成了皇帝,那自然不会再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。 天还不亮,队伍就浩浩荡荡的出了京城。 朱烨就算是皇帝,此时也是不能乘坐銮驾,只能和所有人一样,步行前往。 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,朱烨总算是完成了繁琐且复杂的祭天礼仪。 没办法,古人信奉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 祭祀和战争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,谁也不敢在这上面马虎。 而朱烨呢? 他的心思根本就没在祭天这件事儿上,只是想借着这个机会,看看京营的情况。 但结果却是让他很是不满。 当初威风赫赫,打的蒙元四处逃窜的威武之师,早已经不复当年。 队伍里满是老弱,虽然军容军阵看起来还不错,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这样的军队是打不了仗的。 到了下午,朱烨的圣驾返回京城。 第一时间,朱烨就召见了李邦华。 “臣,兵部左侍郎李邦华拜见陛下。” “免礼,赐座。” 忙碌了半个月之久的李邦华,此时看起来很是憔悴。 朱烨也不好太过苛责。 等李邦华坐下后,朱烨还让人给其端上了热茶。 “李卿,此次祭天,你身为兵部侍郎,全程操持京营之事,对京营的状况,应该很是了解。” “朕只想听你一句实话,京营还能打仗吗?” 朱烨脸色严肃的对李邦华问道。 后者闻言,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。 思索半晌才说道:“臣不敢隐瞒,以京营现在的情况,如果是一般的战事,京营还能应付,但如果对手是蒙古人或者是建奴,京营恐怕不会是他们的对手。” “如果朕让你去整顿京营,你打算怎么办?” 朱烨此话一出,李邦华的脸色霎时就变了。 “回陛下,京营的情况无非就是虚冒、占役等问题。” “如果真的要整顿京营,首先就得从这方面下手。” “如果是臣来整肃京营,那臣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老弱全部裁汰,只留精壮。” “第二就是把各家各户的占役全部收回来。” “还有就是京营将官们的考核,不合格者,一律踢出京营。” “三千营的战马全部收回来,任何人不得外借。” “再有……” “停,停。” 见李邦华打算长篇大论,朱烨赶紧叫停。 只要李邦华有整顿京营的方略,那就够了。 朱烨起身,一脸郑重的对其问道:“李卿,你所说的这些能够落实吗?” “不能!” 李邦华的回答,让朱烨很是意外。 见皇帝面色不渝,李邦华赶紧说道:“陛下,京营中的各种痹症,不是一时形成的,京中的勋贵、文官、士绅,乃至一些豪强,各家各户都牵扯其中,想要革除这些弊端,必须行雷霆手段。” “朕赐你尚方宝剑,三品以下,可以先斩后奏,你可愿意为朕,为大明打造一支强军。” “臣还有个条件。” 李邦华见皇帝打算玩真的,自然也不敢胡乱答应,当即再次提出要求。 “说!” “臣只希望陛下能充分放权给臣,户部、工部都得全力配合。” “可以,朕准了。” “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!” 说着,李邦华恭敬的双膝跪地。 朱烨当即对方正化吩咐道:“听见了吗?” “去让内阁拟旨,命英国公张维贤总理京营戎政,兵部左侍郎李邦华协理,赐尚方宝剑,三品以下官员先斩后奏!” “奴婢遵旨!” 方正化快步离去。 朱烨走到李邦华身前,亲手将之扶起来,言辞恳切道:“李卿,京营朕就交给你了。” “臣定不负陛下所托。” “你先回去休息三天,三天后再去京营。” “英国公那里,朕会亲自和他交代一下,让他全力配合你。” “臣谢陛下。” 李邦华也知道,皇上之所以让英国公张维贤总理京营戎政,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。 有大明第一勋贵顶在前边,自己受到的压力也会小很多。 离开紫禁城后,原本身心俱疲的李邦华,直觉自己身体内又重新充满了力量。 而趁着这几天的功夫,朱烨也等到了曹化淳。 这位前身的潜邸老人,可以说得上是文武双全。 出身宫里的内书堂。 一身武艺也是极为高强。 甲申国变后,曹化淳也是上书当时的满清顺治帝,请其妥善安置前身和周皇后的陵寝。 至于后世所说的,曹化淳献门,完全是无稽之谈。 当时的曹化淳还在老家呢,怎么跨越数百里去打开京城的城门。 这不过是那些修明史的人,乱扣帽子罢了。 “殿……皇爷!奴婢回来了!” 一看见朱烨,曹化淳的眼睛就红了。 朱烨没有心思和他叙旧,当即就对其说道:“知道朕召你回京是因为什么吗?” 曹化淳摇头道:“请皇爷示下。” “朕打算把御马监交给你。” “你上任后第一件事,就是要替朕重整腾骧四卫。” “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战力,能不能做到?” 曹化淳见自己主子如此郑重,当即答应道:“奴婢必不负皇爷重托!” “好,那就尽快去上任,朕对腾骧四卫还有大用。” “奴婢遵旨!” “即是御马监掌印,称臣即可。” 朱烨这句话一出口,曹化淳更是感动不已。 等曹化淳走后,朱烨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。 身为大明皇帝,这么一个高危职业,没有一支完全听命自己的军队在手,朱烨的心里就没有任何的安全感。 千万不要说朱烨是杞人忧天,想想明武宗朱厚照是怎么死,想想明世宗朱厚熜遭遇的那些事。 还有最近的天启皇帝,说句明朝皇帝是高危行业,绝对一点都不夸张。

手机上阅读

点击或扫描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