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:地球未来史·无限作者:不语轩时间:2022-06-19 17:43:45
“那要从什么地方说起啊?”雪绒儿语气沉吟,若有所思之状;恰巧夜幕中一颗流星一划而过,在视界中转瞬即逝。“姐姐你看到了吗?”
“嗯,看到了,一颗流星!”
把称呼从老师变成姐姐,转换过程丝滑顺畅,不仅苏曼华没有觉察。可能连雪绒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。
“嗯,在我们那边,在我们居住的伊甸谷附近,经常都能看到流星!”不知不觉中,她已经展开了火星情况的话题。“有时候距离非常近,看着就像个大火球,屁股冒着烟,闷声不响地砸向地面,紧接着铺天盖地一阵沙尘风暴,巴掌大的石头从天而降,密密麻麻,躲都没处躲。这时候基地里就会呜哇呜哇响起警报声!”
“你说的是陨石撞击吧?”苏曼华在自己的经验范畴内,无法想象出她所描述的那些险恶情景。
“可能就是吧,反正这种情况经常发生!”
“哦,对了,”苏曼华忽然产生一个疑问;“我看书上说,在火星上空气稀薄,基本听不到声音的,你说的警报是怎么回事儿?”
“当然听不到了,那么大的风,刮在耳边几乎都听不到!”雪绒儿解释。“警报声是通过电子信号,直接传输到我们的大脑里的,反正听起来就是呜哇呜哇的!”
“哦!”苏曼华点点头,假装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理,听她接着说。
“除了这些流星,哦,陨石,在我们的基地附近,每个月都会有一两艘很大很大的飞船从天而降,大都破破烂烂的,着陆后就会有一大批人从船舱里走出来,个个身上都有破损,残兵败将似的!”
苏曼华插嘴:“你说的这些,都是、是机脑人吧?”
“嗯,对,都是从地球上来的!”她接着叙述。“然后新来的这些人吧,他们当天都会被安排到矿坑里面工作,哪里的环境简直是,哎呦……”雪绒儿摇头感叹。
“矿坑?”苏曼华先是感到疑惑,很快就释然了。地球人都知道,早在四十年前,在火星第一批机脑人的居住地,就发现了高纯度金属钚的矿藏。机脑人用了短短五年就顺利进行了开采。地球和火星的第一笔商业往来,据信就是从这种矿藏的交易开始的。
“我爸爸带我去过矿坑的工作区,”小姑娘屏幕上的表情已经有点眉飞色舞。“那么大的机器,十几米的钻头,一下砸出一个洞,地面都抖了起来!越往下面,温度越高,成百上千个我们的矿工,身上的皮肤完全都烧干脱落了,露出金属骨架,哎呦,难看死了,也可怜极了……”
“哎!”苏曼华也只能一声长叹表达自己的同情。“对了,你刚才提到你爸爸,他现在呢,人呢?”
雪绒儿的脸色立即黯淡下来,声音也哭哭啼啼:“他早我两年就回到地球了!几个月前我被运回来的时候,向别人打听,有人说我爸爸已经死了,有人说还活着,但是我到处都找不到……姐姐,我想他,我想我爸爸……”
提到了伤心之处,小女孩下意识把脑袋钻到苏曼华腋下,呼哧呼哧哭了起来。
苏曼华自小就心柔面软,极易与人产生共情,此时也差点掉泪,只能尽力抚慰:“只要他还活着,一定能找到;再说,你们机脑人哪有那么容易死的?”
现场静默了一会儿,发觉小姑娘的情绪依旧黯淡,苏曼华尝试换个轻松的话题:“虽说环境恶劣,那边的景观也一定大不相同吧,对比地球来说?”
“嗯,确实有很大的不同!”雪绒儿望着窗外,拟真的双眸扑闪扑闪的,呈现回忆状态。“到处都是沙漠,金黄灿烂;不刮风的时候眼睛可以看得很远,地平线的尽头好像埋藏着什么宝矿,早上和傍晚都会发光;天空不是蓝的,是灰黑色的,就算太阳升的老高,都还可以看见天空中一眨一眨的星星。对了我有没有告诉过你,那里的山脉都高得不得了?”
苏曼华心想,这小姑娘口齿伶俐,描述也挺形象,语文可以给她及格了;点点头:“嗯,你说过!”
“而且还都是一圈一圈的,大圈套小圈,小圈里面再套小圈;山壁也很陡峭,有时候一个山头就是一整块石头。嗯,确实跟地球上不同,那里无论平原、山脉还是峡谷,都是光秃秃的啥都不长;除了我们,好像也都没有其他生物。哦,对了,在我们居住的伊甸谷附近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生物,我听大人们说,这可能就是火星上唯一一种原生的动物!”
“火星上的原生动物?”听到这里苏曼华来了精神:嘿,这还是第一次听说!“长什么样子,你说的这种动物?”
“会飞的,就这么大!”雪绒儿用双手做出一个球状,绘声绘色地比划着。“没有翅膀,也没有四肢脑袋啥的,就跟一个球似的;紫色的,会发光,对了还会叫;其实也不知道有多大,因为每一次看到它,都距离非常远,时间也短,嗡嗡嗡的,在峡谷上空划了几个圈,嗖的一下就不见了。它经常在我们山谷里出现,我们也经常看到,很神奇的!”
苏曼华心中感佩:唉呀妈呀,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明飞行物?还是火星上的!心里不大相信,忖度了一会儿,自以为找到了答案。“哦,明白了,你说的那个紫圆球什么的,一定是你们这些机脑人制造出来的吧?就好比、好比现在地球上满天飞的智能无人机!”
“不是!”她的回答斩钉截铁。“它就是火星上的原生物种,我们这些人都知道的!在那边我们就很少讨论它,大人们提起它,都有点、都有点怕怕的,都会很快转移话题!——想不到现在给你说了,你也这样!不信算了!”
小孩们说话都喜欢夸大其词,苏曼华虽说心里怀疑,但也不能不照顾她的情绪。“好吧我信了!赶明儿你把你的所见所闻写成作文,一定会是不错的科幻故事,我给打你满分!”
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,与一个原本陌不相识的人结下友谊,在苏曼华成年之后还是第一次。回到自己卧室,回味着这短短一天的经历,让她颇有一番感触。
众所周知,在距今50多年前,也就是公元2030年之后的科技史上,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所遇到的技术瓶颈已经无法逾越;基础物理自从量子力学之后,就再也没有得到过实质性的革新,导致人工智能技术也像是笼中的小鸟,即使想展翅高飞,也无法脱离时代科技的限制。
三十年代的所谓人工智能,无非仍旧是无人驾驶的代步工具、能够能量自给的多功能人形机器,乃至于彻底自动化运转的太空宇航器等等,然而从技术上,与人类几百年前就已经发明的发条座钟,其实并无代际上的本质区别。
科学上的突破往往都不是从时代最热门领域所展开,三十年代取代人工智能的,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“人脑换机”技术。也正是这种技术,造就了如今地球上大量的非人非机械的“科学怪物”。
人工智能与这些机脑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,前者从储存器里读取原本就已经设定好了的代码,自动执行各种指定,而后者则具备完整自觉的主动意识;前者有一个设计者,后者自身就是设计者本人;前者可以随便对其进行断电关机,后者一旦你这样做了,甚至可能会担负一条蓄意伤人的罪名……
做为半个“科盲”,在苏曼华学识范围内,当初所谓的“脑机互换”技术,究竟是怎么实现的,就完全是一头雾水了。
“除了全身的肌体完全由人工物质所替代之外,她的大脑或灵魂,与普通人类并无任何区别。”经过一段时间对雪绒儿的观察,苏曼华已经得到了这个“认识论”上的提升。
确实就像当初余校长所猜测的那样,七岁时她就被送往火星,十年来没有受到过任何系统教育,确实连乘法口诀都不会背,写个汉字都歪歪扭扭;不仅如此,由于在火星上自由散漫惯了,不免把不良习惯带到了学校里来:每节课坚持不到30分钟,然后就坐立难安,总是往窗外张望,恨不得下一秒就跑到教室外面。
鉴于她的机械体“本质”,在和其他小朋友进行玩耍的时候,苏曼华总是谆谆告诫:动作要轻柔缓慢,不可伤了其他人!又鉴于两人亲密无间的关系,小姚老师或其他同事也总是拿苏曼华打趣:这么照顾她,无微不至的,就跟你是她亲妈似的!
于是苏曼华就会皱眉佯嗔:她都十七岁了,我还没结婚,你家亲妈只比你大7岁呀?
手机上阅读
点击或扫描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