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本书小说阅读网
当前位置:首页>都市>巧夺天工的近义词

第9章 竞争对手?

小说:巧夺天工作者:{作者}时间:2025-07-10 16:00:05

  早上李天佑还在洗头发,老妈提着早点就气呼呼的回来了。

  一个好消息,一个坏消息。

  好消息是县里又要组织大规模的书法大赛了。

  这次书法大赛,可以带着李天佑全程参与。

  让他可以感受这种大赛的整体准备工作,同时也能介绍他认识县上书法圈子里的各位大佬。

  老带新,不就是慢慢适应这些环境嘛。

  坏消息是老妈看好的租房位置不但被占了不说,还冒出来个所谓的竞争对手。

  一边擦着头发,一边劝着老妈别呕气,坐下慢慢说。

  原来文化馆里有个姓付的后勤人员。

  他属于综合办公室的合同工,工作很多年了,没有编制。

  平常主要工作是文化馆里各项杂活。

  宣传广告牌啊,灯展线路的维修啊等等,各种后勤方面的物料制作都是由他们这些合同工在负责。

  老妈这些年,工作室基本上谁都能去。

  有的时候,熟人在那观赏装裱好的成品画作,或是聊天喝茶。

  老妈也都没有想过避着旁人什么的。

  经常就那么大大方方的进行着自己的装裱工序。

  而这个人姓付的,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在一边偷学了好些年。

  老妈没几年就要退休了,人家也是盯上了这个位置。

  直到今年李天佑回来了,开始学习这门手艺。

  老妈也经常和人交谈时说过,儿子以后想接自己的这些东西。

  人家这就不装了,直接摊牌了。

  老妈的工作室是文化馆里的老式办公楼,新楼修好以后,这边就闲置了。

  多数都租给馆里的工作人员,有的开美术班,有的开自己的工作室。

  一开始,李天佑就在跟着老妈商量,把现在工作室旁边的房子租下来。

  用作他以后的画室。

  今天老妈去找馆里办公室聊租赁问题,才知道,那人早几个星期前就租下来了。

  而且就这几天准备挂牌子了。

  也是要弄书画装裱的工作室。

  老妈愤愤不平的说:

  “他弄的明白吗?他就敢开工作室接生意?”

  最让人无语的是,现在还没咋滴呢,他就已经出去说,文化馆以前的装裱匠人,准备不干了,他接手啊。

  怪不得前几天,一些老主顾打电话过来问老妈,最近啥状况。

  原来毛病在这呢。

  老爸知道了事情始末,也来劝慰着。

  “哎呀没事,他能偷学多少嘛,撑死了用现代工艺的机器,接点新手活干一下。”

  “那些活现在你不是也懒得接了嘛,留给他一口汤喝也没事啊。”

  “以后知道有人会偷师,晓得避着点人了吧?”

  李天佑看老妈有点听不惯老爸劝她的这些,害怕他们吵起来,赶忙接话:

  “哎~老爹,你这话不对,明明是偷东西的人有错,怎么能怪失主带钱出门呢?”

  “而且再一个,我们这生意,基础活也不能丢,有多少书法名家、绘画大师,不都是从基础练手之作一点点成长起来的。”

  “抓住这些未来的书法名家,也算是抓住了未来的生意。”

  老妈本来想发脾气,听见儿子这么说,赞同的点点头,顺手掐了他爸几下。

  “就是,怎么能丢,那些基础活,一个也能十块二十块的挣点。攒下以后儿子结婚买房。”

  看着老妈要往催婚方面话题拐,李天佑及时扭转话风。

  “还有啊~我现在就怕,他在外面招摇撞骗。啥活都敢接。”

  “要是他接了一些古字画修复的上难度的活。给人家整废了。先不说是不是冲着老妈名气来的,传出去,也是砸咱这师传手艺的面子。”

  拉着老妈。极其认真的给她嘱咐。

  赶紧给书画圈子里的各位,挨个打电话。

  通知到各位,咱家跟他没有啥关系,手工装裱,字画修复,尽量来找咱们。

  他那边出什么问题,那是他的事,不能砸这招牌。

  一句话,点醒了俩个中年人。

  俩人同时去拿手机,各自给各自认识的圈内朋友挨个打去电话。

  看着两人各自去忙,李天佑也感觉到了一丝丝紧迫。

  自己还是成长的速度太慢了。

  早两年就进入这行,也没有什么垃圾人来觊觎着这门生意了。

  这起坏心思的人可能看重的是,以后能不能凭着这门手艺,混个带编制的岗位。

  而给师爷磕过头的李天佑,更看着的是这门手艺的传承。

  如果让那人用着机器装裱的行当,真的碾压了传承百年的手艺,那才是真的丢人。

  自己要快点进入状态,早点接手各种活。

  房子没租到也无所谓,本身这个地方也不是他看好的最优选择。

  过几天,周边去转转,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。

  看着老爹和老妈还在挨个打电话,没打扰他们。

  李天佑自己拿了钥匙,前往画室。

  他今天要上手那副对联装裱。

  工序先后顺序早就铭记于心。

  准备托料,打湿画心。

  拿着刷子的手稳稳的,有力而不失技巧。

  这把新刷子,经过这小半年的磨合,一直都在浆糊盆里使唤。

  一次次制作备料的工序,早就让它和李天佑的双手,培养出了一丝丝契合。

  对联宽度不大,所以制作难度不高。

  一板一眼的把画心加厚以后,稳稳的上墙。

  收拾好画室的卫生,锁了门,慢慢悠悠的回家。

  两张书法作品,花了李天佑将近一个小时时间。

  可能是他太紧张了,心里略微的发慌。

  也有可能是第一次实际操作,每个细节都过于追求精益求精,所以耗费时间过多。

  这活在老妈手里,半小时足够了。

  超过半小时,肯定是老妈边干活边和旁人聊天去了。

  反正李天佑对自己这个干活速度,不是太满意。

  自己还得练!

  必须再大量的练习,增加自己的熟练度。

  其实有一说一,从客观角度来说,他的进步速度已经可以了。

  原先他母亲给他定的目标是,一年内掌握所有工序,逐渐上手开始尝试独立装裱。

  但是这娃认准了一件事,就心无他物的钻研劲,让他短短六七个月的时间,已经能达到现在的进步程度。

  遥想当年,老妈都学了三年,也才开始上手尝试着古法装裱。

  这里面有着他自己的努力成分,更重要的也是他母亲完全无私的悉心教导所致。

  中国老话,讲究一个,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。

  所以很多传承,经常都是断断续续的在延续。

  李天佑这才半年,老妈那点料都让他掏了个干净。

  做浆糊的面粉要哪种号,明矾要到哪里买,石灰要熟制到几分,中药铺去抓哪几位中药材。

  这些都没有任何藏私的教会了他。

  这要搁在以前,师傅不得设置几道考验,来再三试验徒弟的本心。

  才会考虑把自己的底子慢慢教给徒弟。

  传承技艺的时间无形中又要被拉长多久。

  

  自动化装裱机器

手机上阅读

点击或扫描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