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本书小说阅读网
当前位置:首页>都市>巧夺天工的近义词

第4章 开水烫旧画

小说:巧夺天工作者:{作者}时间:2025-07-10 16:00:05

  小城市的早上,是烟火气最浓郁的时候。

  穿梭于市井中,找到那家记忆中味道极好的葱油饼店。

  李天佑一口气炫了两个葱油饼。

  小城市的幸福感就是容易得到满足。

  带了两份早餐回去,老爹还在睡懒觉,老妈已经去办公室了。

  听说是今天有个山西的兄弟单位介绍来的,家里有份清代的旧画,想要修复。

  老妈早上早早的就去了。

  一来是其他城市的文化馆内部介绍,二来这种冲着你名号来的,事后都有不错的金额报酬。

  挣钱要是不积极,那就真的思想有问题了。

  提溜着早餐跑到老妈的画室,旧画的主人已经走了。

  桌案上摆着一张摊开的旧画。

  国画,一只气势十足的大公鸡。

  仅仅只是几笔,公鸡鼓着翅膀,翘着冠子的气势就从画上流露出来。

  可惜的是,书画保存的不是很好,画面多处都有破损的迹象。

  装裱的手段也不是很高级,所以有的地方还有虫蛀的痕迹。

  公鸡的大尾巴是一笔弯出来的大勾。

  气势全展现在这里了。

  结果画面烂了好宽一个裂缝,公鸡尾巴都断了。

  老妈吃着早饭,给天佑聊着画的信息。

  清代的画作,不是什么大家,画功是有的。

  但是价值不是很高,多数都是属于家人收藏的纪念意义。

  这种修复起来就比较简单。

  要是历史年代更久远的,或者价值更昂贵一些的。

  那都要寻找历史年代相近的纸张,相同的颜料。

  有的古画修复,还需要寻找当地书法大家,画作大家。

  画面中出现断笔的地方,还要这些真正的高手前来填画完笔。

  有些古画修复,长达两三年才能修复完成。

  现在摆在桌案上的画作,就是比较简单的类型。

  老妈材料库房里,有专门存放的各类年代的宣纸和各类颜料。

  寻找清代年间的纸张还算比较简单。

  吃完饭,收拾利索自己上下。

  老妈穿上她的大围裙,一次性浴帽收拢好了头发,准备开始修复这幅画作。

  “老妈,现在要干啥?”

  “热水壶烧一壶水去,我去库房找找宣纸。”

  “好嘞~”李天佑屁颠颠的去烧水了。

  等水好,李天佑拿来老妈泡茶的杯子。

  老妈接过烧水壶,却并没有泡茶。

  李天佑还以为她吃完早饭想泡茶喝呢,结果就看见老妈直接把一壶开水浇在了旧画的画面上。

  “老妈你在干甚~么~~~~”

  “么”字被他喊出了一个长音,末尾都带上颤音了。

  真给李天佑震惊了。

  “大惊小怪~嚎什么~”老妈甩给他一个见怪不怪的眼神。

  “开水浇在画面上,能祛除画面各处的霉渍。还能把以前做过装裱时留下的浆糊软化。”

  以前李天佑也经常来画室,但是每次修复古字画的时候,他都是乖乖的出去耍,不在画室给老妈添乱挡害。

  这次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处理字画的方法。

  那破破烂烂的旧画,感觉稍用力一点,都能碎成搭搭片片。

  谁能想到开水还能这么浇上去呢?

  老妈拿了吸水性极好的毛巾,小心的在画面上沾着,每一处都轻轻的按上去。

  然后小心的把毛巾沿着画心,朝着画边沿卷动毛巾。

  毛巾每次被卷成一个毛卷,都能刚刚好的把画面拓压平整。

  连着几次以后,老妈才问着他,看清没看清刚刚的手法动作和先后顺序。

  接着又拿来报纸,平铺于画面。

  拿起棕刷,就在报纸上刷起来。

  旧报纸在刷子来回的平刷下,很快就平整的印在画面上。

  老妈沿着边缘,把整个旧画,一下揭起来,反面平铺在桌案上。

  因为下面有一层旧报纸,整个画面有了承受物,所以结实了不少。

  反面平铺在桌案上以后,再次用喷壶细细的撒上了水。

  这个时候旧报纸就可以撤了。

  老妈也拿出来了她的工具箱,挑了一个竹刀。

  坐在桌案旁,一点点的开始揭旧画背面的覆背纸。

  说到这里,就要简单介绍一下传统书画装裱的样式了。

  一般书法或者国画,都是直接在宣纸上书写绘画。

  这个时候就是薄薄的一张宣纸,这个一般叫做画心。

  装裱匠的工作分几大类,

  一是托料、托芯及辅料;

  二是方裁、镶“天”、镶“地”转边和贴上下夹口;

  三是覆背、包首、上裱背和上挺板;

  四是砑装、装杆、穿绳、封头和贴签条

  装裱匠等画心的墨迹干透了以后,会在画心后面加一层熟宣纸,用作托底,增加画作结实程度,这个就是托料。

  画作上下位置加装“天地”的转边,再在四周加装绫子边。

  而这个绫子就是绫罗绸缎的绫子。

  好的书法画作,四周加装的都是极其昂贵的绫子边。

  最后画作上下首位置加装画杆,以后画作就可以卷起来收藏了。

  一张薄如蝉翼的画心,到可以卷好带着走的状态,基本上用时都是在一周以上的。

  今天这幅旧画,画卷的上下位置早就没了。

  独留中间位置的画心还在。

  老妈这会在做的,就是要把画作背后的覆背纸揭下来。

  小小的竹刀,刀身也是十分轻薄。

  在各种空隙间,轻轻一挑,一点纸皮就翘起来了。

  轻轻揭起来一点,一点点撕下来,看着十分解压。

  沿着画作中央,向着画作四周,一点点,足足撕了十几分钟。

  整张覆背纸才算都撕下来。

  老妈又拿着喷壶,小心的给画打湿。

  这次没有再拿工具。

  而是用手指轻轻的搓画面。

  无名指的指腹,是手指上最柔软的一处。

  无名指轻轻的揉搓画面,画心背面的托料纸,就一点一点的被呲起来了。

  揪住翘起来的一点托料纸,更加小心的撕下来。

  这次撕下来的纸下面,就是真正的画心了。

  画心本身就年代久远,脆弱至极。这个动作要十分小心。

  足足一个多小时,整张托料纸才算完全去除。

  老妈腰都疼了,起来扭了扭,坐下喝了点茶水。

  李天佑全程在旁边围观,想上手帮忙,又怕自己添乱。

  有一说一,这修复古字画,真的是耗费心神啊....

  

手机上阅读

点击或扫描下载